五塔岩
泉州-福建
泉州
五塔岩,原名灵水岩,又名灵水寺,位于紫帽山的西北麓。
紫帽山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,因而遐迩闻名。
五塔岩始建于北宋,到了南宋时,因寺前兴建五座石塔,便称为五塔岩。
五塔岩寺前的五座石塔,为宋堵婆式石构塔。
塔高6米,基座四方形,塔身作3层,一层六角形,刻有文字,二、三层为鼓形,三层浮雕佛像,塔刹作葫芦状。
五塔成群,一字排开,各塔之间相距2米,列于寺前板壁间,地势险要,居高临下,自下看上去颇为雄伟壮观。
五塔岩寺宇建筑,依山就势,利用上下二个天然石洞,建造龙水禅楼和定光道场,犹如空中楼阁,别有风景。
五塔岩三峰耸秀,峰岩奇异多姿,景色迷人,山与石构成自然景物,有一段顺口溜为证:三狮相戏跑,石虎咧嘴口,和尚九十九,石人镇水口。
绝顶三石列崎,称三公石。
西为定光岩,中为中州岩,犹如天然石佛,东为灵水岩,岩下有一小井,名叫“潮汐井”,四时不涸。
传说宋时杨文广率军入闽,曾驻营附近的关刀寨,成千上万兵士饮用此泉,取之不竭,饮之不尽。
现井边刻有“郑公泉”三字,传说当年郑成功起兵也驻过此地,饮用此泉镌刻的。
五塔岩石奇洞多,自成天然。
据《南安县志》载称:“灵水岩峰恋耸秀,中多石洞。
”现在尚有五大石洞,虎空洞最大,洞内可容纳200多人,其他也可容纳数十人。
岩洞四周,有石人、石马、石龟、石牛、石仙鹤、石佛、石香炉、石钟、石鼓、雷劈石、石巷、石桌、石椅等众多因石而异的景物。
摩崖石刻有“第一山”、“灵水古禅”、“佛”、“盘古洞”等诸多因石而意的文字。
测试版本, 暂不提供更多服务!
本站声明:本站仅为网友提供汉字查询服务,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及有效性,同时不承担由此引发的责任!
Copyright © 2007-2023 www.hifang.net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